地黄具有降血糖、保肝作用。药用价值高,市场需求广阔。现在全国各地均有人工栽培。在此过程中,田间管理是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。那么地黄田间管理应该怎么做呢?跟我来了解一下。

1、疏草

地黄种植覆土后,可用稻草或其他农作物秸秆覆盖边面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杂草的生长,保持土壤疏松,具有极好的保湿效果,有利于地黄的生长发育。幼苗出土后20-30天,除草时可去除多余的幼苗。原则上,劣苗退市,优苗保留。透气性差。

2、中耕除草

地黄根系分布较浅,中耕除草时应注意这一点,尽量减少中耕次数。中耕过多,极有可能破坏根系,减产。在严重的情况下,植物可能会死亡。一般一年生长期只需中耕1-2次,要注意浅耕,但有杂草时要及时拔除,以免滋生病虫害。

3、追肥

地黄出苗后,1月份会形成大量肉质根,2个月后根茎干物质急剧增加。大约两个半月后就要封口,所以封口前一定要追肥。地黄整个生长期需追肥2-3次。第一次在育苗后15-20天,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后20-30天。第三次追肥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。根据强弱,此时追肥以氮肥为主,每亩追施人畜粪便1000-1500公斤或尿素3.5-5公斤。

4、排灌

播种后如遇干旱天气,宜及时浇水,以提高出苗率为宜。播种2-3个月后,根茎会迅速形成。注意合理排灌积水,既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,又不会引起烂根。

以上就是地黄田间管理技术的介绍。我希望它可以帮助你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,请关注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