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适时播种

一、根茎种植法

地笋采收后,挑选壮嫩的根茎,切成12厘米左右的小段,然后按适宜的密度栽植。每个定植穴可放3节左右根茎。种植后,将土壤轻轻压实并浸透土壤,以促进根系萌发。

二、播种种植方法

要选择健壮无病的种子,选择清明节前后播种。方法与根茎种植相同。播种后需及时覆土压实。但播种种植的发芽率没有根植的高,一般只有55%左右。土壤温度控制在18左右,要等9天左右才能生根发芽。

二、田间管理

1、播种出苗后,做好苗期管理。苗期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有利于促进幼苗生长旺盛,从而提高成活率。待幼苗长到32cm左右时,及时封垄。封垄后停止除草,适当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

2、期间应根据幼苗长势和土壤含肥量进行追肥。第一次追肥可在幼苗长到12cm左右时进行,第一次收获后也进行追肥,主要是给农户腐熟施肥,连栽2年以上,植株比较茂盛时,他们无需补种,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。

三、防治病虫害

地笋常见的病虫害有野螟、锈病等,无论是病虫害,如不及时防治,都会严重影响植株的健壮生长。因此,应采取预防措施,避免病虫害的发生。

采收后,要及时清除园内病残枝条,翻耕消毒,有利于减少越冬虫卵和病菌,降低发病率。期间若发现生锈,可用洗衣粉掺钠土来防治。

四、适时采收

地笋的采收时间视种植时间而定,按正常播种时间计算。采收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夏秋两季。夏秋季节,地笋的枝叶会长得更茂密。因此,应在开花前及时清除地上杂草,以免杂草争抢地梢生长所需养分。

在此期间,可根据种植面积确定采收时间。南方地区一般在清明节后收割,地笋可以不断生长。一般每年至少可采收两次,但根茎可入药或作苗。地块地上部分不宜采收,否则不能再生长。